Toyger 发表于 2015-5-1 23:09

45年了 还能看到东方红一号的身影

        最近,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庆祝了自己的45岁生日,由于该卫星采用高轨道设计,至今仍在宇宙中飞行,使用望远镜仍可观察到。昨天,微博用户“北京天文馆朱进”(北京天文馆馆长)发表了一张照片,显示“东方红1号”生日这天通过北京上空的照片,这颗已过不惑之年的卫星仍清晰可见。相比之下,与“东方红一号”同样于1970年升空的日本第一枚卫星“大隅一号”已于2003年坠入大气层。由于“东方红一号”近地点高度还有很多余量,它还将继续在宇宙中飞行,就像是中国航天的“灯塔”,照亮后继者前进的道路。        http://i.guancha.cn/news/2015/04/30/20150430131747892.jpg         微博用户北京天文馆朱进发表的照片,新华网报道:至今还在天空寻找这颗星的人,还有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东方红一号”发射时恰好是他五岁生日。每当过生日时,只要观测条件合适,朱进都会拍摄它。今年4月21日晚,朱进再次在北京拍摄到那颗移动的小亮点。“我与这颗卫星很有感情。”         http://i.guancha.cn/news/2015/04/30/20150430112040730.jpg         中国“东方红1号”卫星模型         http://i.guancha.cn/news/2015/04/30/20150430112141157.jpg         东方红1号卫星上装有一个直径6米的反光“裙子”,因此在其最初运行时亮度可达三等星,可用肉眼观察到         http://i.guancha.cn/news/2015/04/30/20150430113054183.jpg
        正在与火箭结合的“东方红一号”卫星         中国航天集团公司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45周年         “东方红一号卫星还在天上飞,我们中的很多人却已经走了。”曾担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组副组长的潘厚任,在24日举行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45周年座谈会上感叹。         回想起45年前的今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秘书长周晓飞感觉历历在目。当时还是初中生的他,和“大人”们一样期盼着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期待着东方红乐曲在太空唱响。        曾参与东方红一号卫星以及长征一号火箭研制发射的航天老专家重新聚首,观看纪录片《宇宙高歌东方红》,深情回忆当年在极端困难条件下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研制卫星及火箭的经历。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老同志还回忆了东方红乐音信号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进行广播的经过。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自主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第五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45年后,五院以组织座谈会的形式,回眸激情岁月,传承航天精神,收获精神启迪。         45年过去,当年活力十足的小伙子小姑娘早已青春不再。曾担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组副组长的潘厚任感慨:“我们的卫星还在天上转,但我们之中的很多人已经走了”。         五院科技委原秘书长朱毅麟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特别怀念为推动我国卫星工程立项而不懈努力的钱学森、赵九章先生。正是他们的锲而不舍、孜孜追求,促成中央作出研制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决策,从而为航天事业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他国家发射的第一颗卫星不是冷死了就是热死了,我们的东方红一号热控做得很好,一直工作到寿命终结。此外,在卫星跟踪探测技术上也使用了先进的多普勒测轨技术。这些都为后续卫星研制发射打下了扎实基础。”参与了卫星研制的胡其正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参与长征一号火箭研制的韩厚健说:“老一辈留下的不仅是物质财富,那种国家利益之上、大力协同、吃苦耐劳的精神更值得后人传承。”         http://i.guancha.cn/news/2015/04/30/20150430112347664.jpg
        竖立在发射台上的“长征1号”火箭和“东方红1号”卫星组合体         从事卫星研制的曲广吉对此表示赞同:“研制东方红一号时,我们都是成天埋头读资料做试验,从没有夜里12点以前睡过觉。一心想着为国家争光,早日把卫星送上天。”         应邀参加座谈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雷达与电子技术专家张履谦早年从事其他型号研制,没有参加东方红一号研制,但他对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的意义认识很深:“卫星的出现在人类历史上引发新的军事变革,推动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有力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以东方红一号为起点,中国航天事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在应用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张履谦说,**总书记提出要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今天的航天科技工作者也要像当年老一辈航天人响应毛主席“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一样,勇于担当,承担起时代和民族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继续飞向未来的“东方红一号”         由于化学电池寿命有限,东方红一号的设计工作寿命只有20天。但它实际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于1970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与地面失去了联系。运行期间,卫星把遥测参数和各种太空探测资料传回地面。         虽然卫星早已停止工作,却一直在太空中飞行。长征一号火箭轨道组组长李颐黎介绍,最初提出的构想是把卫星送入距地面300多公里的圆形轨道,但因当时的运载火箭不具备变轨能力,轨道组反复计算,最后确定为近地点400多千米、远地点约1600千米的椭圆轨道。         但正是因为该轨道近地点高度较高,目前东方红一号仍在太空运行。据观测,直到2009年2月,它还运行在近地点430千米、远地点2075千米的轨道上。

Toyger 发表于 2015-5-1 23:09

        盘点世界主要国家第一枚卫星         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席亚洲表示,“东方红一号”作为中国的第一枚卫星,其技术起点是相当高的。其运载工具“长征一号”火箭是在我国东风-3导弹基础上发展而来,这种射程达到2700公里的中程导弹战斗部重量高达1500公斤,在作为运载火箭时,其战斗部可改为较重的第三级火箭,因此可将卫星送入较高的轨道。这种火箭本身也是中国研制远程和洲际导弹的技术起点。        与同时期日本、法国等用来发射第一枚卫星的试验火箭相比,“长征一号”的技术成熟度更高一些,到1997年,中国还发展了“长征一号D”运载火箭,其近地轨道载荷可以达到1吨。不过由于后来“长征”系列的后续型号已经发展起来,“长征1号D”没有成为一种常用的运载火箭。        http://i.guancha.cn/news/2015/04/30/20150430112658601.jpg         作为第一代运载火箭,中国的长征1号潜力很大,直到1997年时仍有相当的实用价值         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自主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在中国之前,有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各自发射了自己的卫星。        苏联的第一枚卫星“人造卫星1号”,发射这枚卫星的运载工具是世界上第一种洲际弹道导弹SS-6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东方”号,单论火箭技术,无疑是世界各国第一枚卫星运载工具中最高的,“东方号”火箭的发展型就是直到今天仍被使用的“联盟”系列运载火箭(从这一点来说,苏联“火箭之父”科罗廖夫的研制火箭中表现出的前瞻性确堪称“神人”)。但“人造卫星1号”的重量仅为83.6公斤,之所以它的重量较轻,是因为这其实是苏联在测试SS-6导弹过程中“顺手”发射卫星而已,这枚卫星用单级火箭送入轨道,以今日的视角来看非常“暴力”。该卫星远地点高度900公里,在飞行92天后坠入大气层烧毁。        http://i.guancha.cn/news/2015/04/30/20150430113202604.jpg         苏联“东方”号火箭发射“人造卫星1号”,其实这不过是这种巨型火箭一次测试飞行中“顺手”而为         http://i.guancha.cn/news/2015/04/30/20150430113224901.jpg         今日的“联盟”火箭其实和当年发射第一枚卫星的“东方”号系出同源         http://i.guancha.cn/news/2015/04/30/20150430113315104.jpg         苏联“人造卫星1号”,重量83.6公斤,在轨飞行92天         美国的第一枚卫星是“探险者1号”,于1958年发射。不过在它之前,急于与苏联展开太空竞赛的美国在发射卫星领域遭到过一次“宣传灾难”,1957年“人造卫星1号”发射成功后,美国海军曾经发表声明称12月将进行一次可搭载卫星的火箭试射,然而着急的美国媒体却立刻将其传成要进行“卫星发射”,连白宫发言人也出来“证实”要进行卫星发射。结果,海军不得不“赶鸭子上架”,在其试验火箭上搭载了卫星,强行发射。结果火箭在点火两秒后发生大爆炸,令美国尴尬无比。        http://i.guancha.cn/news/2015/04/30/20150430113356367.jpg         美国“探险者一号”卫星新闻发布会(最右侧为著名火箭专家冯·布劳恩),这枚卫星的体积重量和搭载它的“丘比特”火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过它在轨飞行时间倒是远比苏联第一枚卫星要长         1958年1月,美国终于用“丘比特C”火箭将“探险者一号”卫星送入轨道。不过,“丘比特C”火箭性能远不如苏联的“东方”号,因此“探险者一号”也非常小,全重只有8.2千克,轨道近地点高度360千米,远地点高度2531千米,于1970年3月31日,在太平洋上空坠入大气层烧毁。这枚卫星是如此之小,以至于被嘲讽为“美国将一颗柚子送入了太空”。         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是法国,60年代,法国为了凸显自己世界大国的地位,在美苏之外第一次开发了独立的卫星发射计划,其研制的“钻石1A”火箭起飞重量仅14.8吨,近地轨道载荷160公斤,按照“廉价运载火箭”概念开发,实际上,这样的载荷能力几乎就不具备发射实用卫星的能力。1965年11月16日,“钻石A”火箭搭载“阿斯特克斯1号”卫星升空(该卫星以法国著名漫画《高卢英雄传》主角名字命名)。这枚卫星的重量为42公斤,轨道近地点高度527公里,远地点高度1697公里,预计它将可以在地球轨道上停留几个世纪。不过,由于这枚卫星太小,从地面上是无法看到的。法国后来停止了“钻石”火箭的继续研制,转为与欧洲国家合作研制“阿里安”火箭。        http://i.guancha.cn/news/2015/04/30/20150430113555762.JPG         法国“阿斯特克斯”号卫星,重量42公斤,至今仍在轨飞行,不过无法用肉眼或望远镜看到         日本在1970年1月11日发射了本国的第一枚卫星“大隅”号,以一种用探空火箭为基础研制的Lamdba 4S火箭发射升空,这种火箭比法国“钻石”还要小得多,近地轨道载荷小的可怜,堪称是一种真正的“面子火箭”。“大隅”号卫星重量仅24千克,近地点高度350公里,远地点5140公里,于2003年坠入地球。它的唯一亮点是抢在中国之前于1970年1月11日发射升空,让日本成为了世界上第四个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http://i.guancha.cn/news/2015/04/30/20150430113701326.jpg         日本“大隅”号卫星,在世界上前几位发射卫星的国家里,它的重量最轻,轨道高度最高,于2003年坠入大气层         http://i.guancha.cn/news/2015/04/30/20150430113753236.jpg         日本用来发射卫星的Lamdba4S火箭,小的可怜         与上述卫星相比,中国的“东方红一号”本身尺寸更大,且专门设计成容易从地面上观察的外型,至今仍能从地面上观察到,它的亮度相当于6等星,就像是一枚太空中的“灯塔”,与追随它升空的中国卫星遥相对望。

Toyger 发表于 2015-5-1 23:09

http://i.guancha.cn/news/2015/04/30/20150430114043548.jpg

Toyger 发表于 2015-5-1 23:10

好漫画,不知道作者是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45年了 还能看到东方红一号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