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清明节毕姥爷可能过得不太好。一顿和朋友的私人饭局上,毕姥爷引吭高歌,原本只是想博众人一乐,没有想到视频意外流出。 事情第二天,宝哥就在朋友圈里看到了这样一个段子:“一位副镇长在和朋友喝酒时骂:这些刁民太坏了,不给他们来点硬的他们不知天高地厚,被视频上网。一位大学团委书记与人开房,宾馆录像被偷出上网。一位星光大道主持人在饭桌上大骂毛爷爷和解放军被曝光上网,你如果认为其中有一个曝光是应当鼓励的,你就是在支持全部。” 看到这里,宝哥只能叹口气:哎,这年头,公职人员不好当啊,不仅要当心反腐被双规,还要当心私底下的那点事儿被传到网上,一不小心就成了公共事件。 毕姥爷事发之前,宝哥正好碰见一位在西方某著名媒体供职多年的朋友,姑且称为A君吧。他给宝哥讲起了西方所谓的“言论自由”,才让宝哥意识到自己以前是多么图样图森破。(写到这里宝哥不禁暗暗擦了把汗,这是和A君之间的私人会话,就这么抖落出来会不会又被上纲上线成“侵犯隐私”?) 根据A君多年的“临床经验”,西方有些话题是绝对不能触碰的,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比如女权、穆斯林、犹太人、同性恋、种族话题,基本上谁碰谁死,屡试不爽。尤其是公职人员和公众人物,遇到这些问题时更不能信口开河,即便是私底下的一些交谈,也要掌握分寸。 这么一说宝哥想起来了,多年前有位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质疑女性数学能力太低,不适合做科研。这位经济学出身的校长,非常认真地用各种数据证明自己结论的正确性,但还是惹恼了女权主义者,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南茜·霍普金斯当场关闭手提电脑,套上外衣,退席抗议。她对记者说:“我如果不退席,不是昏过去就会吐出来。”按说萨默斯只是总结当前一些研究结果,但因为不符合美国式“政治正确”,女权主义者还是愤怒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萨默斯是在一次午餐会上提出这个观点的,到底是哪个“好事者”或者“神经敏感者”给捅了篓子,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被很多人捧为“可以随意批评总统”的米国,也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任性。2014年11月28日,美国共和党籍众议员芬奇的公关主任劳坦在脸书上发文,指责美国第一千金在感恩节火鸡特赦大会上的穿着太不得体了,“你们是第一家庭的一份子,应该穿得有点格调”、“你们不是上酒吧”。劳坦直言不讳,有人却听出了“人身攻击”。很快,劳坦被迫辞职,并公开道歉,脸书上的短文也被删除了。 奥巴马与他的一个女儿在2014年火鸡特赦大会上 在2008年的米国总统大选上,也出现了一个小插曲。麦凯恩选的副总统候选人佩林在一次访谈中对奥巴马使用了稍带有污蔑性质的语言,结果被一家媒体抓住不放,大肆抨击佩林说话过分,犯了严重种族歧视的错误。这件事情对佩林的支持率造成了一定影响,她也感到很委屈。在稍后的一次记者会上,佩林指责这家媒体严重违反了美国宪法补充条款,侵犯了她作为美国公民的言论自由权。佩林原本只是想挽回她认为应该属于自己的言论自由,却把自己推向了更深的深渊。佩林不明白,作为副总统候选人,她已经受到联邦调查局严格的保卫,不再是一名普通的美国公民,也失去了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应该享受的言论自由了。 2011年,美国著名政治评论员霍尔珀林在参加一个早间节目时,误以为节目播出有7秒延迟,所以他说:“我想先对总统昨天的表现做个评价。我觉得他真是XX烂。”当霍尔珀林发现自己的话被播出后,他在电视上表达了“绝对真诚的歉意”。但电视台方面认为他的言论是“完全不恰当和不可接受的”,到底还是将霍尔珀林无限期停职了。 像宝哥这样年纪的人,大概还记得2003年前后有一支著名的美国乡村乐队“南方小鸡”。伊拉克战争前夕,乐队成员之一梅因斯在伦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们为布什总统来自自己的家乡得克萨斯州而感到羞耻。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拥护布什的“爱国电台”联手封杀她们的歌曲,不少原先的歌迷当街砸烂她们的唱片,乐队唱片的销量随之剧降,乐队成员们的家门口被人堆满了垃圾,甚至有人向她们发出死亡威胁。即便后来布什本人也表示,“南方小鸡”有“言论自由”,但民间反对的呼声仍此起彼伏,使该乐队原本打算进行的全美巡回演出告吹。这次“历险”让她们记住一个教训:在美国,你尽可以有你个人的“言论自由”,但千万不要挑战美国政府。 可见,西方社会并非没有言论禁忌,因为个人言论遭受“厄运”的不在少数。A君还告诉宝哥一个故事,以色列打加沙的时候伤亡惨重,英国外交部的一位科长在健身房锻炼时就对着电视骂了句脏话,被旁边健身的哥们听到了,让他再说一遍,这位科长毫不示弱地再说了一遍,这下可被抓住把柄了,旁边的人说:“你敢不敢告诉我你叫什么?”这哥们一激动就说自己是来自外交部的某某,结果就被开除了。 至于种族话题,更是神圣不可触碰的。还记得那个快船老板斯特林吧?因为种族歧视言论,NBA对他开出史上最重罚单:终身禁赛并罚款250万美元。要说斯特林的事情是怎么曝出来的?还得多亏了他的女朋友。因为不满女友和黑人交往,斯特林就警告女友不允许带黑人来自己的场地。这段和女朋友吵架的录音一经曝光,斯特林就永远被钉在了“耻辱柱”上,连当时正在马来西亚访问的奥巴马都忙里抽空指责他的“无知”。有趣的是,在美国媒体看来,这段和女朋友吵架的录音并不能算是斯特林的“个人隐私”,无论是八卦小报还是纽约时报,都以资讯公开的名义大播特播。 2011年,法国迪奥首席时装设计师加利亚诺,在巴黎一家酒吧骂了一对犹太人几句,结果被指控“反犹”“种族主义”言论遭到逮捕。尽管事后警方证实当天加利亚诺喝了酒,还是免不了“身败名裂”的命运。在迪奥时装表演秀结束时,本应由加利亚诺出来,接受记者拍照的闪光和观众的喝彩,但加利亚诺没有出现,倒是迪奥公司的主管,庄严出现在T台正中,口中念念一连串“以……的名义”,正式宣布将加利亚诺解雇。 宝哥有不少在西方国家生活的朋友,他们告诉宝哥,国内很多人对西方的认识仍旧停留在“言论自由至高无上”这样的低级阶段,只要深入了解一下就会发现,“言论自由”并不是百无禁忌,特别是作为公职人员和公众人物,无论是公开场合还是私底下,也无论是清醒状态还是喝醉酒了,你的话都会被当做立场的表达,毕竟你担负的不仅仅是个人名声,还有大众期许,所享有的“言论自由”自然受到更多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