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教育不仅仅意味着为进入人人向往的高等学府而努力,同样也是美国政府为在美留学生提供帮助、向社会拨款援助、在别国普及美国教育以及和别国执法机构进行合作的工具。但是一直以来,这些目的在也在不断地变化,以适应当代美国文化下的价值观和美国国家利益。
作为思想层面的竞争工具,美国教育扮演的这些角色无疑都是政府意志的体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一以贯之地执行着。
今天的文章,就从时间和方式的流变角度,来看美国教育体制对美国意志做出的贡献。
思想战争的武器
教育实际上是一场思想的战争。思想战争的本质,是观念、思想和眼界的碰撞。这场战争中几乎不存在暴力冲突,因为它是为了实现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目标而服务的。
这一类竞争的重要性体现在诸多国家政策中(安全、国内事务、国防等),可谓是一种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结合,称为“巧实力”(smart power)。通过媒体与网络的教育,各个国家都可以在别国煽动反对派、制造社会运动,以实现自己的政治利益,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
阿拉伯之春 也门大规模示威活动 思想的战争可以有多种形式,主要是以下四种:学术争论、意识形态对抗、宗教斗争和广告宣传。这些竞争与领土和资源的争夺类似,本质上都是关于权力和影响力的竞争。人类历史正是在这种意识形态的争夺中不断演进的,可惜并没有太多人意识到这种竞争方式。
无论使用何种形式,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作为思想战争的一个层面,始终存在敌对的目的行为。
这种教育的形式通常是固定的,比如小学和中学教育中的历史和政治课程。学生被教会的是唯一被认为正确的教育,而考试和评分体系用来检验学生对该知识的接受程度。比如在敌对的朝韩两国,关于朝鲜半岛在历史上的主导权和兄弟国家的名称,一国就有一国的说法,且尖锐对立。
《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的老师韩麦尔先生最后在黑板上写下了“法兰西万岁!”(法语)(当然,这是法国人编的) 美国,在其建国和逐渐崛起的过程中在这类文化战场上战果丰富,其教育体制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